【案情簡介】
2016年5月30日凌晨3:10,金某入住某縣人民醫(yī)院產科待產,當日17:53產婦分娩一男嬰(某某之子),產程順利,外觀發(fā)育正常,體重3.9kg,Apgar評分1分鐘為9分,顏面稍青紫,當即給予清理呼吸道、面罩吸氧及保暖,5分鐘評10分,繼續(xù)保暖;在產房觀察過程中,家屬喂水1次,20:00產婦回房前,產房值班助產士發(fā)現男嬰口唇青紫,后出現呼吸停止、心跳微弱、全身青紫,立即安排人員進行搶救,20:30新生兒心電監(jiān)護:心率145~147次/分,呼吸35~40次/分,自主呼吸困難,病情危重,兒科會診考慮:1.新生兒窒息;2.先心?3.先天性肺發(fā)育不良?4.呼衰;5.心衰;6.HIE及顱內出血?遂于當晚21:00由120車護送轉至某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無效后死亡。
【鑒定過程】
1.檢驗方法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yè)標準GA/T 149-1996、GA/T 147-1996、GA/T 148-1996,進行法醫(yī)學尸體解剖。
2.尸表檢驗
發(fā)育情況:身長56cm,身體周線測量:頭圍35cm,胸圍35.7cm,腹圍30.3cm。頭部徑線測量:雙頂徑10cm,枕額徑11cm,枕下前囟徑9cm,枕頦徑11cm。臍帶已結扎,長2.2cm,斷端未見異常。睪丸已降入陰囊內。
尸體現象:尸斑呈暗紅色,分布于體表背側未受壓處,指壓不褪色。冰凍解凍尸體。
頭(面)部:頭頂發(fā)長2cm,發(fā)色黑;雙側眼瞼未見皮膚青紫,翻動尸體時口、鼻腔見暗紅色液體流出,雙側外耳道未見異常分泌物。右側額顳部見1處針眼伴1.5cm×0.5cm頭皮青紫,口唇粘膜發(fā)紺、未見損傷。
頸(項)部:未見皮膚損傷痕跡。
軀干部:未見皮膚損傷痕跡。
四肢:雙手指及雙足趾甲床發(fā)紺,指/趾甲超出甲床。雙手腕屈側均見針眼伴周圍皮膚青紫,左、右內踝處各見1處針眼伴周圍皮膚青紫。
肛門及外生殖器:未見異常。
3.尸體剖驗
(1)頭部:冠狀切開頭皮,頂枕部頭皮下血液墜積、水腫,頭皮未見損傷、出血,帽狀腱膜下未見出血。常規(guī)剪開顱骨,顱骨未見骨折,硬腦膜完整,未見破裂、出血。
(2)頸部:頸部諸肌群未見出血,舌骨、甲狀軟骨和環(huán)狀軟骨未見骨折。喉頭粘膜輕度水腫,喉腔及氣管腔內見少量淡紅色液體。
(3)胸腹部:取直線術式暴露此二腔。胸、腹壁皮下組織未見挫傷、出血,胸骨及雙側肋骨未見骨折,雙側胸腔內各積約20ml暗紅色液體。腹壁皮下脂肪厚0.8cm,肝下緣于右鎖骨中線肋緣下2.3cm、劍突下2.6cm,網膜菲薄,分布正常,腹腔內積約20ml淡紅色液體,腸管脹氣,各器官分布正常。
4.器官檢查
腦:蛛網膜下腔未見出血,腦組織高度水腫、凍融,無法完整提取,腦回增寬,腦溝變淺,腦實質未見挫傷、出血,側腦室未見積血,腦底血管未見異常。
胸腺:重13.6g。表、切面未見異常。
心:重19.8g。心包腔內積少量暗紅色液體;心內、外膜光滑,未見出血點,心腔未見擴張。動脈導管已閉合,卵圓孔呈膜狀,尚未完全閉合,房、室間隔未見缺損。心肌切面呈暗紅色,質地軟,左心室壁厚0.4cm,右心室壁厚0.3cm;各瓣膜光滑,未見異常,各瓣膜周徑測量如下:二尖瓣3cm,三尖瓣4.5cm,主動脈瓣2.1cm,肺動脈瓣3cm。冠狀動脈開口暢,心血管未見畸形。
肺:左肺重31g,右肺重38g。兩肺發(fā)育正常,被膜光滑,表、切面呈暗紅色、淤血狀。
肝:重159g,大小12cm×7.5cm×4.5cm。肝臟腫大,被膜光滑,呈暗紅色;切面呈暗紅色、淤血狀,質地中等,未見顆粒、結節(jié)。
脾:重9.4g,大小5cm×2.5cm×1.2cm。被膜光滑、緊張,表面呈暗紅色;切面呈暗紅色、淤血狀,紅、白髓分界不清。
腎:左腎重14g,大小3.5cm×2.5cm×2.5cm;右腎重13.4g,大小4cm×2.5cm×2.3cm。兩腎包膜易剝離,被膜光滑,呈暗紅色;切面呈暗紅色、淤血狀,腎盂未見異常。
腎上腺:兩側共重11g。右側腎上腺周圍脂肪組織見廣泛性出血,左側腎上腺未見明顯異常。
胰:重5g,大小3.5cm×0.6cm×0.5cm。被膜光滑,表、切面呈灰紅色、水腫狀。
胃:胃內見少量粘液,未見食物成分,胃粘膜光滑,未見異常。
腸:腸漿、粘膜光滑,未見異常,回腸及升結腸內見黃綠色糞便。
5.組織病理學檢查
腦:蛛網膜下腔未見出血,部分小血管淤血,腦實質未見挫傷、出血,未見炎癥、軟化灶。
垂體:未見異常,血竇淤血。
心:心外膜未見增厚,局部心外膜下少量淋巴細胞浸潤,心內膜未見增厚。心肌纖維排列整齊,心肌灶性肌溶解,心肌間質疏松、水腫。
喉頭:未見異常。
胸腺:組織自溶,間質淤血改變。
肺:肺膜未見增厚,局部肺膜下散在灶片狀出血,支氣管、細支氣管腔內見大量粘液、角化上皮、膠原及脂質,肺泡腔內見大量褐色顆粒狀胎糞樣物質,肺泡腔內充滿嗜伊紅染色水腫液,肺間質見散在淋巴細胞浸潤,間質血管淤血。
肝:包膜未見增厚,肝細胞自溶改變,未見壞死,匯管區(qū)小血管淤血,肝竇散在髓外造血細胞。
脾:包膜未見增厚,組織自溶改變,紅髓淤血,白髓未見異常。
腎:包膜未見增厚,腎小球、腎小管呈自溶改變,未見炎癥、壞死。
腎上腺:皮質組織自溶改變,未見出血、壞死。
胰腺:組織呈自溶改變。實質、間質未見出血,未見炎癥、壞死。
胃、腸:粘膜自溶改變,未見潰瘍、壞死及出血。
【分析說明】
尸體檢驗發(fā)現:新生兒體表未見損傷痕跡,尸體解剖顱骨未見骨折,顱內未見出血,全身各器官均未見損傷改變,可排除其因產傷、產后機械性損傷死亡??诒遣课匆娢鎵汉圹E,頸項部未見扼、勒、掐頸等損傷痕跡,可排除其因扼、勒、掐頸及捂壓口鼻部所致機械性窒息等暴力性原因致死。尸體解剖及組織學檢查未檢見致死性疾病及先天發(fā)育異常的病理學改變。
組織病理學學檢驗發(fā)現死者支氣管、細支氣管腔內見大量粘液、角化上皮、膠原及脂質吸入,肺泡腔內見大量褐色顆粒狀胎糞樣物質,肺泡腔內充滿嗜伊紅染色水腫液,肺間質見散在淋巴細胞浸潤,符合新生兒羊水(胎糞)吸入病理學特點。此外,死者口、鼻腔出血,口唇粘膜發(fā)紺,雙手指及雙足趾甲床發(fā)紺,急性肺淤血、水腫,多器官淤血,符合急性呼吸、循環(huán)功能障礙的特征。本例結合患兒臨床診療過程及尸體檢驗所見分析,符合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的特點。
綜上所述:某某之子的死亡原因符合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致急性呼吸、循環(huán)功能障礙。
【鑒定意見】
某某之子系新生兒胎糞吸入綜合征致急性呼吸、循環(huán)功能障礙死亡。
來源:中國法律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