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徐某,女,年齡不詳。某年10月08日,徐某以“咳嗽半月,腹瀉1周,發(fā)熱伴氣促1天”為主訴入院治療。既往有艾滋病史。查體:神志清,對答切題,口齒清晰,口腔可見舌苔發(fā)白,口唇可見較多破潰及結痂,雙肺呼吸音粗,雙下肺可聞及少許濕羅音。CT檢查示:兩肺下葉感染等。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陽性,血培養(yǎng)口頭報告示檢出真菌。10-11 12:20徐某突發(fā)氧飽和度、心率、血壓測不出,兩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頸動脈搏動無法觸及,病情危重,于當日12:50宣布死亡。死亡診斷:1.重癥肺炎;2.真菌性敗血癥;3.肺孢子菌肺炎;4.細菌性肺炎;5.口腔真菌性感染;6.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等。
【鑒定過程】
1.檢驗方法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yè)標準GA/T 147-2019、GA/T 148-2019,進行法醫(yī)學尸體解剖。
2.尸表情況
上身著紫色絨外套;下身穿黑底白色條紋長褲;腳穿白色棉襪,白色運動鞋。尸長153cm,發(fā)育正常,身體消瘦。尸斑淺淡,呈淡紅色,分布于體表背側未受壓處,指壓不褪色。冰凍緩解尸體。頭面部見散在多處霉斑形成,全身多處見腐敗水皰形成伴局部表皮脫落。頭頂發(fā)長30cm,發(fā)色黑;右側眼球凹陷,雙側眼瞼、球結膜蒼白、未見出血點,角膜重度混濁,瞳孔不可透視;口、鼻腔及雙側外耳道未見異常分泌物。鼻骨未捫及偏移、骨折;頰黏膜及齒齦黏膜見多處潰爛,部分牙齒缺失、松動。頭面部未見明顯皮膚損傷痕跡。頸(項)部未見明顯皮膚損傷痕跡。軀干部未見明顯皮膚損傷痕跡。雙手指甲床及手掌皮膚發(fā)紺。余四肢未見明顯皮膚損傷痕跡。肛門、外生殖器:未見明顯異常。
3.尸體剖驗
頭皮及帽狀腱膜下未見出血,枕部頭皮明顯水腫,雙側顳肌未見出血;常規(guī)開顱,顱骨未見骨折;硬腦膜完整,硬腦膜外及硬腦膜下未見出血。頸部皮下組織及諸肌群未見出血,舌骨、甲狀軟骨及環(huán)狀軟骨未見骨折,喉頭輕度水腫,喉室腔、氣管及支氣管內見少量暗褐色液體。胸、腹部壁皮下組織及肌肉未見出血。胸骨及雙側肋骨未見骨折,雙側胸腔見多量暗紅色清亮液體。腹壁脂肪厚2.8cm,左、右側橫膈頂高度均位于第4肋間,肝下緣于右鎖骨中線肋緣、劍突下未及,大網膜自然下垂,胸、腹腔器官位置分布正常。
4.器官檢查
腦:全腦重1010g。腦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腦膜光滑,蛛網膜下腔未見出血,腦回增寬、腦溝變淺,腦實質表、切面均未見明顯挫傷、出血及新生物等改變。心:重159g;心包腔內見少量暗紅色液體,心肌呈自溶性改變,心內、外膜光滑,心外膜下未見出血點,心肌表、切面呈淡紅色,切面輕度淤血狀,各心室腔空虛,左、右心室擴張。左心室壁厚0.9cm,右心室壁厚0.3cm;心臟各瓣膜光滑,未見粘連、增生及贅生物,各瓣膜周徑測量如下:二尖瓣5.5cm,三尖瓣6.5cm,主動脈瓣4.0cm,肺動脈瓣4.5cm。冠狀動脈開口暢,各主要分支未見明顯異常。肺:左肺重288g;右肺重366g。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肺膜光滑,表、切面呈淡紅色,切面淤血狀,未見挫傷、出血等改變;肺門部未見異常。肝:大小31cm×21cm×4cm。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被膜光滑,表、切面呈淡紅色、輕度淤血,切面未見挫傷、出血及顆粒結節(jié)樣等改變。膽囊未見異常。脾:重180g,大小19cm×11cm×3.5cm。被膜局部增厚,表、切面呈淡紅色、輕度淤血,紅、白髓分界不清,余未見挫傷、出血及破裂等改變。腎上腺:表、切面未見異常。腎:左腎大小11.5cm×6cm×2cm;右腎大小11cm×6cm×2cm。包膜易剝離,表面光滑,表、切面呈淡紅色、輕度淤血,皮、髓質分界尚清,腎盂未見擴張、結石等改變。胰:大小19cm×4cm×1cm。周圍脂肪組織未見出血、壞死等改變。包膜光滑,表、切面呈淡紅色、輕度淤血,余未見挫傷、出血及壞死等改變。胃:胃內空虛,漿、黏膜光滑,未見挫傷、出血及潰瘍等改變。腸:漿、黏膜光滑,未見挫傷、出血及潰瘍等改變,腸系膜淋巴結未見明顯腫大。子宮及其附件:子宮及雙側卵巢表、切面均未見明顯異常。
5.組織病理學檢查
腦:組織呈自溶性改變。局部腦膜增厚,蛛網膜下腔及腦實質小血管淤血,腦實質神經元、膠質細胞及血管周圍間隙增寬,腦白質疏松、水腫,余未見挫傷、出血及新生物等改變。
心:組織呈自溶性改變。局部心內、外膜纖維性增厚,心肌纖維排列尚可,部分心肌纖維斷裂、波浪樣排列及嗜伊紅染色增強,局部心肌間質見纖維組織增生,間質小血管淤血;冠狀動脈各主要分支管壁內膜輕度增厚,余未見明顯異常。
肺:組織呈自溶性改變。局部肺膜及肺間質纖維組織增生,肺泡壁毛細血管及間質小血管淤血,部分肺泡腔及細、小支氣管內可見自溶的炎癥細胞、纖維素及嗜伊紅染色蛋白物滲出,肺門淋巴結局部見纖維組織增生伴黑色炭末沉積,余未見明顯異常。
肝: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被膜未見增厚,肝小葉結構欠清晰,匯管區(qū)周圍肝細胞灶片狀消失,纖維組織輕度增生。
脾: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被膜增厚伴纖維組織、平滑肌增生,紅、白髓結構消失,實質局部見纖維組織增生,中央小動脈未見明顯異常。
腎: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被膜未見增厚,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及間質小血管淤血,余未見挫傷、出血及炎癥細胞浸潤等改變。
腎上腺: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腎上腺皮、髓質未見出血、炎癥細胞浸潤等改變。
胰: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胰腺小葉結構不清,實質及間質未見挫傷、出血及炎癥細胞浸潤等改變。
胃、腸:組織呈自溶性改變。腸系膜淋巴結局部見纖維組織增生。
喉頭:組織呈自溶性改變。
子宮:組織呈自溶性改變。子宮內膜見少量腺體上皮細胞。
甲狀腺:組織呈自溶性改變。甲狀腺濾泡大小、分布不一,局部甲狀腺濾泡萎陷,其內膠質成分缺失,右側甲狀腺濾泡呈結節(jié)樣改變,其內濾泡上皮呈輕度乳頭狀增生,間質淤血、未見出血、炎癥細胞浸潤等改變。
6.毒物分析
徐某血液、尿液和胃壁組織中均未檢出常見毒(藥)物成分。
【分析說明】
本例尸體檢驗未發(fā)現致死性機械性損傷及窒息的尸體征象;經毒物分析,死者血液、尿液和胃壁組織中均未檢出常見毒(藥)物成分。故無上述因素致死的依據。
根據尸體檢驗發(fā)現:死者頰黏膜及齒齦黏膜多處潰爛;顯微鏡檢查示:部分肺泡腔及細、小支氣管內見自溶的炎癥細胞、纖維素及嗜伊紅染色蛋白物滲出,肺門及腸系膜淋巴結局部纖維組織增生,腦、心、肺等重要器官未發(fā)現其他致死性疾病的組織病理學改變;結合病史材料及死亡經過反映,徐某既往有艾滋病史并出現發(fā)熱、咳嗽、氣促及真菌感染等表現。上述改變具有艾滋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一般病理學改變及臨床征象。另見死者雙手指甲床及手掌皮膚發(fā)紺,多器官(腦、心、肺、腎等)淤血,符合呼吸、循環(huán)功能衰竭的一般尸體征象。
綜上所述,根據尸體檢驗所見并結合現有案情、病歷資料等綜合分析:徐某的死亡原因符合因艾滋病并發(fā)肺部感染致呼吸、循環(huán)功能衰竭。
【鑒定意見】
徐某符合因艾滋病并發(fā)肺部感染致呼吸、循環(huán)功能衰竭死亡。
來源:中國法律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