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夏某,男,2004年出生。因交通事故外傷致左髖部疼痛,腫脹,左腹股溝15cm傷口,流血5小時,于2011年6月23日入某市中心醫(yī)院住院治療,當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左腹股溝清創(chuàng)縫合+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術,術后恢復良好,于2011年8月3日出院。2012年9月14日夏某在外院B超提示“右腎不顯影”,2012年9月15日某市中心醫(yī)院CT示“右腎及右腎動脈缺如”,后于2013年11月7日至11月9日在湖南省某醫(yī)院住院治療。夏某家長懷疑右腎缺如系醫(yī)院手術中“偷盜器官”摘除,遂與院方產生醫(yī)療糾紛,在醫(yī)學會進行醫(yī)療事故技術鑒定“無法定性”。為明確交通傷及醫(yī)療行為與夏某右腎萎縮之間的因果關系,人民法院委托本中心進行法醫(yī)臨床司法鑒定。
【鑒定過程】
(一)病歷摘要
1.某市中心醫(yī)院病歷摘錄(住院號×××):
入院時間:2011年6月23日。外傷致左髖部疼痛,腫脹,左腹股溝15cm傷口,流血5小時。家屬訴患者約5小時前不慎被車撞傷,左髖部疼痛不止,活動受限,局部腫脹,無惡心嘔吐,無畏寒、發(fā)熱,無呼吸困難。送往當?shù)蒯t(yī)院治療,行X片檢查診斷為骨盆髂骨骨折,可見深紅色血尿,予對癥支持治療。因患者出現(xiàn)休克癥狀,為求進一步治療,遂急送入我院。患者受傷以來,精神食欲欠佳,意識清楚,大便未解。查:T 35.8℃,P 148次/分,R 26次/分,BP測不出,神志模糊,呼之能應,急性病容,被動體位,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羅音,腹平坦,腹軟,全腹無壓痛,無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陰性,雙腎區(qū)無叩擊痛,腸鳴音可,4-5次/分。專科情況:右下腹可見擦傷,右下腹呈青紫狀,全腹無明顯壓痛及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陰性,肝脾肋下未捫及,腸鳴音弱,左腹股溝可見15cm傷口,深致(至)皮下肌層,有少量流血,右髂部髂前上棘、髂后上棘淤青,可捫及骨擦感及反?;顒?。門診資料:外院CT報告脾臟包膜下血腫,胃脹氣,腹膜后血腫。X線:骨盆骨折、右髂骨翼骨折。入院診斷: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腹內臟器損傷待排。6月23日超聲:雙腎輪廓清,外形規(guī)則,大小正常,雙腎實質回聲正常,光點分布均勻,雙腎集合系統(tǒng)未見明顯結石光團及分離暗區(qū)。提示脾臟內側混合回聲區(qū),性質來源待定,腸道回聲?血腫?其他?右側胸腔積液;下腹部不均勻回聲區(qū),性質待定,血腫可能性大,其他待排;腹腔內嚴重積氣。2011-06-23普外會診:診斷考慮①骨盆骨折、腹膜后腹壁血腫;②腹內臟器損傷待排:脾破裂?腎挫傷?胰腺損傷?等。建議請泌尿外科會診。泌尿外科會診單(日期未填):外傷后肉眼血尿,左側睪丸疼痛請泌尿外科會診。會診結果:外傷后一過性肉眼血尿,目前排尿通暢,尿清亮,自訴尿頻,無尿急尿痛,同時伴左側陰囊疼痛,體查:左側睪丸觸痛明顯。診斷:①左側陰囊疼痛查因:急性附睪炎?睪丸挫傷?②尿路感染。
于6月23日在全麻插管下行左腹股溝清創(chuàng)縫合+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術,2011-06-23輸B型血500ml+12U,術畢轉ICU病房治療。
6月24日CT:所示肝、膽、脾、胰及雙腎形態(tài)密度未見異常改變。診斷印象:右肺中葉滲出性病變;腸腔積氣積液,結構紊亂;腹腔少量積液。6月25日腎功能:肌酐117umol/L(參考范圍25-110),尿素13.3mmol/L(參考范圍2.5-7.1)。7月9日尿常規(guī):潛血2+,(鏡檢)紅細胞20個/ul。6月28日、7月2日、7月30日腎功能正常。于2011年8月3日出院。出院時一般情況可,無其他特殊不適,雙下肢活動可,無功能障礙。出院時最后診斷: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腹內臟器損傷、會陰部撕裂傷并睪丸突出。
2.湖南省某醫(yī)院病歷:
住院時間:2013年11月7日至11月9日。發(fā)現(xiàn)右腎缺失1年余。查:下腹部兩側可見四個釘孔疤痕,左側腹股溝可見陳舊性手術疤痕,腎區(qū)無叩擊痛。CT:右腎基本缺如,右腎區(qū)條片狀密度影考慮未發(fā)育成的少許右腎結構。于11月8日在靜脈全麻+氣管插管下行輸尿管鏡探查+右側輸尿管逆行插管造影術。逆行泌尿系造影:右腎盂腎盞、輸尿管及膀胱依次顯影,右腎盂腎盞體積較小,腎盞杯口較平,輸尿管全程顯影,未見擴張;膀胱充盈一般,大小、形態(tài)正常,壁光整,未見明顯充盈缺損及龕影。靜脈腎盂造影:右腎及輸尿管未見顯示。出院診斷:右側腎萎縮。
(二)聽證情況
2014年8月25日上午,湖南省芙蓉司法鑒定中心組織召開鑒定聽證會,聽取醫(yī)患雙方及交通事故肇事方陳述,其爭議的焦點是:右腎是缺如還是萎縮及其形成的原因。
(三)法醫(yī)學檢驗
1.體格檢查
夏某步行入鑒定室,神清語利,左側腹股溝可見長12cm條形瘢痕,雙側髂嵴和髂前上棘可見散在小條狀瘢痕(外固定釘孔遺留瘢痕)。右側腰大肌處可見片狀瘢痕為引流切口遺留,腹部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
2.閱片所見
(1)某市中心醫(yī)院2011年6月24日胸部CT(縱隔窗)及上腹部CT平掃片示:雙側胸腔見液性密度灶,以右側明顯,右下肺見節(jié)段性實變不張征象,右腎位置較左側略高,體積比左側稍大,右腎皮髓質交界似欠清晰,右腎盂、腎盞見斑片狀稍高密度灶,邊緣較模糊,右側腰大?。p腎平面)輪廓欠清晰,部分層面密度欠均勻。
(2)某市中心醫(yī)院2012年9月15日腹部CT增強及CTA示:右腎及右腎動脈均未明確顯示,左腎形態(tài)、大小及強化大致正常,延時掃描未見右輸尿管顯示,右側腰大肌較左側腰大肌明顯纖細改變。
(3)湖南省某醫(yī)院2013年11月8日靜脈尿路造影片示:左腎盂腎盞及輸尿管、膀胱內均見高密度造影劑充填,形態(tài)、位置及邊緣大致正常。右腎、右輸尿管均未見顯示。
(4)湖南省某醫(yī)院2014年11月22日全腹部MR平掃及增強片示:右腎及右腎動脈未見明確顯示,左腎體積稍大,信號、位置及強化未見異常,右側腰大肌較左側纖細,脾臟內見斑片狀長T1短T2信號,未見強化,脾稍大。
【分析說明】
(一)夏某2011年6月23日因交通事故受傷,某市中心醫(yī)院臨床診斷其原發(fā)性損傷為骨盆骨折、會陰部裂傷,伴有失血性休克。本次鑒定經閱該院2011年6月24日上腹部CT平掃片,其右腎及右腰大肌影像學改變提示右腎挫傷及右腰大肌損傷,胸部CT(縱隔窗)示雙側胸腔積液并右下肺節(jié)段性肺不張。病歷記載患者入院后有肉眼血尿,受傷兩周后于7月9日尿常規(guī)檢查仍有潛血2+,(鏡檢)紅細胞20個/ul,因此右腎挫傷診斷成立。
(二)患者入院后經CT、B超檢查雙腎存在,院方實施的手術為左腹股溝清創(chuàng)縫合低負壓引流+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術,雖病歷中無手術記錄,但從實施該手術所涉及的部位及手術入路看,難以傷及腎臟,因此醫(yī)源性腎損傷可以排除。
(三)患者2012年9月15日在院方CT檢查及以后多次檢查右腎及右腎動脈均未見顯影,右腰大肌呈萎縮改變,但湖南省某醫(yī)院逆行泌尿系造影檢查示右腎盂腎盞、輸尿管及膀胱依次顯影,右腎盂腎盞體積較小,腎盞杯口較平,輸尿管全程顯影,未見擴張,符合右腎萎縮的影像學改變。
(四)分析認為,患者交通事故致傷后存在右腎及右側腰大肌損傷,加之失血性休克(重度)致腎臟貧血,具有腎臟功能減退直至萎縮的病理基礎,也可能由于腎動脈內膜損傷后繼發(fā)性動脈血栓形成致腎臟缺血而萎縮,因此交通事故致腎損傷、失血性休克等是右腎萎縮的主要原因。
(五)腎臟損傷患者經過積極的非手術治療和密切的臨床觀察,其中大部分患者病情可以漸趨平穩(wěn),血尿停止,腫塊縮小,并發(fā)癥少,一般無重大后遺癥?;颊呷朐汉笤悍轿葱心虺R?guī)檢查,CT檢查閱片欠仔細,漏診右腎挫傷,從而未制訂并實施絕對臥床休息、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雙腎CT掃描等檢查及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其醫(yī)療行為存在過錯,對患者預后有一定的不利影響,與其此后右腎萎縮之間可以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
【鑒定意見】
夏某本次交通事故與右腎萎縮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系主要因素;某市中心醫(yī)院在為夏某診療過程中漏診右腎挫傷,影響其治療,與其右腎萎縮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系次要因素。
來源:中國法律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