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三多三新!權威解讀最高法工作報告

三多三新!權威解讀最高法工作報告

來源: 發(fā)布時間: 2019-03-13 瀏覽:10740 次

中國長安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趙利麗)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同時,圍繞工作報告的重點內容,最高人民法院舉行全媒體直播訪談活動,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做客直播間,同步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直播訪談現(xiàn)場。

“三多三新”服務民生

姜啟波介紹,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全文共20頁10000多字,分三部分介紹了人民法院2018年主要工作、2016年以來推進“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情況和2019年工作安排。工作報告在形式和內容上均有顯著特點,形式上可以概括為“三多三新”:

一是亮點多,用了33個小標題回顧了人民法院2018年各項工作的新發(fā)展新亮點;二是數據多,報告全文共有110余處數據,完整勾勒出人民法院工作概貌;三是各地經驗多,全國各級法院結合各地實際推出很多滿足當地群眾需要的特色工作,均被寫入了報告和附件。

“三新”一是體例新,把執(zhí)行工作單列出來進行報告,以回應人民群眾對解決執(zhí)行難問題的關切;二是案例新,報告選取了有廣泛社會影響和典型意義的新案例,通過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生動講述法治故事、傳播法治聲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法治精神;三是附件新,今年附件形式新穎,首次運用司法大數據研究成果,同時嵌入33個二維碼,使用了全景3D建模等新技術,以圖文并茂、創(chuàng)新時尚的方式對報告作了很好的延伸,有助于代表委員和人民群眾更直觀感受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的發(fā)展進步。

“在內容方面,法院工作報告緊扣黨中央決策部署、緊跟新時代發(fā)展步伐、緊系群眾所需所盼、緊貼法院改革發(fā)展,深度回應群眾關切問題,用扎實舉措和平實文字展現(xiàn)為民作風,努力爭取代表委員和廣大群眾理解支持。”姜啟波說。

隨著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逐步提高,中國被很多人稱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姜啟波介紹,2018年人民法院依法嚴懲犯罪、保護人民,審結一審各類刑事案件119.8萬件,判處罪犯142.9萬人。人民法院在打擊犯罪以及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依法嚴懲嚴重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犯罪,充分發(fā)揮刑法的威懾功能。

另一方面,嚴厲打擊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犯罪,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的犯罪打擊,嚴懲疫苗造假犯罪。嚴格區(qū)分民間借貸和“套路貸”詐騙,進行精準的打擊,針對公交車上的犯罪,比如搶奪方向盤等問題,特別是重慶“10·28”公交車墜江事故發(fā)生后,最高法院出臺了相關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這類犯罪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掃黑除惡、嚴懲“保護傘”:審判部級以上“大老虎”18人

從去年1月起,黨中央在全國部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姜啟波介紹,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法院主要的工作可以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貫徹依法嚴懲的方針。針對黑惡勢力犯罪,各地法院出重拳,下重手,“零容忍”。特別是對黑社會勢力當中的骨干分子都給予了堅決嚴厲的打擊。同時,各地法院還把掃黑除惡跟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反腐敗、基層“拍蠅”這些工作結合起來,嚴懲欺壓殘害群眾的“村霸”“市霸”,深挖黑惡勢力背后的“保護傘”。

二是嚴把涉黑涉惡案件的質量關。各地法院嚴把這一類案件的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確保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歷史和法律的檢驗。同時,最高法院舉辦了兩期全國法院培訓班,對于800多名從事刑事審判的法官進行了全面培訓,各地法院整合審判資源,組建專門的合議庭審理這些涉黑涉惡案件,不斷地提高掃黑除惡這項工作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水平。

三是人民法院積極推動綜合治理。法院對涉黑涉惡的案件進行分析,分析他們產生的原因,在哪些領域、哪些地區(qū)容易產生黑社會勢力,找到規(guī)律以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司法建議,幫助地方或者是一些行業(yè)堵塞管理的漏洞。

就嚴懲貪腐問題,姜啟波介紹,2018年全國法院認真落實新頒布的《監(jiān)察法》,健全職務犯罪案件的審判工作機制,確保案件審判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據人民法院統(tǒng)計,審結了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一共2.8萬件3.3萬人。其中被告人原為部級以上干部的18人,原為廳局級干部的339人,原為縣處級的1185人。

“跟掃黑除惡一樣,人民法院也是在不斷地分析腐敗犯罪產生的主客觀的原因,對這一類犯罪加強研究,為黨和國家推動構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有效機制提供一些參考?!苯獑⒉ㄕf。

另外,人民法院還加大了外逃人員的懲治力度。譬如說廣西法院就依法裁定對“紅通”33號黃艷蘭沒收違法所得。這是中國的法院首次對逃匿到美國的腐敗分子裁定沒收她的違法所得,彰顯了黨中央對于外逃人員一追到底的鮮明態(tài)度。另一件標志性案件是湖南法院通過澳大利亞法院成功查封凍結了外逃人員彭旭峰轉移到國外的財產,這也是首次國外法院承認和執(zhí)行我國法院訴前生效的刑事裁判。通過這些做法,對外逃人員產生了極大的震懾。

防范化解冤假錯案,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

糾正冤假錯案,人民法院一直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姜啟波說:“前些年我們糾正了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等案件,努力還當事人以清白。去年這項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一方面是人民法院依法甄別糾正冤假錯案,力度仍然不減,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改判的刑事案件有1821件,其中重大冤錯案件有10件,包括吉林劉忠林案、江西李錦蓮案等等,還有網民都關注的“五周殺人案”。

姜啟波介紹,另一方面,我們不斷地健全防范冤假錯案機制,各地的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當中都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非法證據是要排除的。通過制度的改革,不僅加強犯罪嫌疑人和刑事案件被告人人權的保障,而且能夠有效避免冤假錯案,來提高刑事案件審判質量。

對于三大攻堅戰(zhàn),姜啟波解讀,最高法也充分提供了司法保障和服務。

一是服務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zhàn)。設立了上海金融法院,聯(lián)合中國證監(jiān)會推進證券期貨糾紛的多元化解,妥善審理民間借貸、金融借款、以及涉及涉房地產、地方債等案件。

二是在服務精準脫貧攻堅方面,對接準精準扶貧的司法需求,專門出臺了符合保障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45條意見,妥善審理各類涉農案件,同時嚴厲懲處一批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扶貧款的犯罪案件。

三是在服務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方面,法院出臺了保障新時代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21條意見,同時嚴懲各類污染環(huán)境的犯罪,推進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全面實施,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為服務保障長江流域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綠色發(fā)展,建立了長江經濟帶11+1的環(huán)境資源審判協(xié)作機制。

改善營商司法環(huán)境,大力破解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

去年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yè)家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給民營企業(yè)家吃了一顆定心丸。姜啟波介紹,2018年人民法院連續(xù)出臺了三個文件,加大了對涉產權刑事申訴案件的清理力度,特別是再審改判張文中無罪,向社會傳遞出黨中央依法保護產權和企業(yè)家人身財產安全的強烈信號。

“這個案件和當年‘傻子瓜子’創(chuàng)始人年廣久被無罪釋放一樣具有標桿性意義的法治事件。總書記一再說,改判一個案件勝過一大文件。保護民營企業(yè)家,保護民營企業(yè)發(fā)展,改判張文中無罪,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苯獑⒉ㄕf。

“國家要技術創(chuàng)新,必然要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就不是一句空話,落實在司法保護上就是我們最高法院成立知識產權法庭這一舉措?!苯獑⒉ㄕf。

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周強院長特意拿了一塊專門談執(zhí)行難,談2016年來推進“基本解決執(zhí)行難”的情況。

姜啟波介紹,執(zhí)行難的原因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查人找物難,有的時候人口遷徙、流動速度很快,財產查找難。二是財產變現(xiàn)難,“法院執(zhí)行的財產是各種各樣的,土地、房屋、汽車、輪船、飛機,什么樣的都有,而變現(xiàn)評估的時間比較長。”三是有一些案件排除非法干預難。四是過去遺留的未執(zhí)結的案件多,歷史欠帳比較多,清理起來比較難。

如何破解執(zhí)行難?姜啟波說法院有“四大法寶”:“首先是緊緊依靠黨的領導,積極構建綜合治理執(zhí)行難的格局。二是我們積極推進網絡查控系統(tǒng)的建設,來破解找人查物難。三是推動司法的網絡拍賣,改變傳統(tǒng)的拍賣方式,通過網絡來拍賣。四是我們推進聯(lián)合懲戒體制的建設,重拳打擊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的行為,推進失信被執(zhí)行人的警示懲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