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法》(綜合版)是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面向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的省級期刊。2017年2月,雜志進行了全新改版。
改版后的雜志秉承“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服務法治建設”的辦刊理念,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突出體現(xiàn)思想性、知識性、史料性、趣味性、可讀性,接近大眾,貼近實際。致力于打造成為法治宣傳的重要陣地,政法干警的得力幫手,人民群眾關注法治與德治的必讀刊物。
雜志目前分為熱點、理論、人物、文化、故事、動態(tài)、副刊七大板塊20多個子欄目。
附:《公民與法》(綜合版)欄目介紹
一、熱 點
突出新聞性、時效性。
1、法治頭條
圍繞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當前的中心工作或當前法治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重點報道,或綜述,或特寫,或討論。
2、法眼聚焦
聚焦社會生活,關注社情民意,對黨委政府關注、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從法律的角度進行分析,探索法治方式,培育法治理念。
3、法治時評
針對當下法治方面的熱點問題發(fā)表的評論式文章或感言辨析類文字。
4、平安河南
反映河南平安建設的工作成績及工作經(jīng)驗。
二、理 論
前沿,新銳,探索,兼顧解決基層法律工作者或老百姓遇到的法律問題。
1、法學前沿
法學方面學術研究。以高端、前沿、深度為目標,文章要有探索性、前瞻性和思想深度。尤以觀點新銳、立意獨到為首選標準,匯集最具特色的法學研究成果。
2、決策探索
對法治和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指導或借鑒作用的法學觀點、法學成果。
3、以案說法
獨特,新奇,疑難,釋惑。選取案件獨特,有可讀性和趣味性,同時解析、說理透徹,能夠讓人在閱讀中增長知識。
4、法律實務
解決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律師等法律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實踐難題,由專家給予針對性解答或深度解析。
三、人 物
展現(xiàn)個人風采,亦領略法治精神。
1、會長風采
展現(xiàn)個人魅力,推廣經(jīng)驗做法,以榜樣帶動工作。
2、法學家風采
領略風采,分享嚴謹?shù)姆▽W思維和厚重的人文關懷。解讀法學服務社會的各種方式。
3、法治人物
關注法治建設,在法治建設中身體力行,在國家法治進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政法系統(tǒng)內(nèi)外先進典型。
4、一線人物
政法系統(tǒng)的普通人物,充分發(fā)掘和宣傳基層一線干警,突出反映基層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貢獻,展現(xiàn)他們的喜怒哀樂。
四、文 化
以史為鑒,古為今用。
1、法史春秋
回顧古今中外法治進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史鑒今。
2、法學文化
對古代和國外一些法學文化和現(xiàn)象的探索,有思想,有觀點。
五、故 事
以可讀性和豐富性見長,吸引人、感染人和感化人。以公檢法司系統(tǒng)的人和事為主要報道對象,把新聞觸角延伸到基層一線。
1、親歷
來自基層一線政法干警的第一人稱自述,破案或其它親身經(jīng)歷的甜酸苦辣等。
2、警察故事
生動化描寫、個性化展示警察風采,充分發(fā)掘故事的新鮮性、崎嶇性和可讀性,弘揚正氣和主旋律。包括刑警、治安警、戶籍警、經(jīng)警、法警、獄警、林業(yè)警察、海關警察等。
3、警鐘長鳴
聚焦社會上突發(fā)的大要案,以案件的新奇性、影響力為著眼點,通過剖析或展示案件的復雜性和發(fā)案過程,普及相關法律知識,提醒人們提高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4、曝光臺
對社會上、網(wǎng)絡上一些大家比較容易上當?shù)?、被媒體公開曝光的案例進行報道,一方面警示違法犯罪人員,另一方面進行普法宣傳。
5、法在身邊
以新聞故事的形式普及法律。通過接地氣的案例,警示公眾防范風險、依法維權;報道剛剛出臺的影響百姓生活的法律法規(guī)。
6、德行天下
以德育人,體現(xiàn)法治與德治統(tǒng)一,以報道政法系統(tǒng)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和故事來體現(xiàn)。
7、高墻內(nèi)外
關注監(jiān)獄內(nèi)外發(fā)生的故事。
(1)罪犯懺悔自述。人生剖白,人性挖掘,給人以警醒、警覺或警示作用。
(2)干警教育犯人懺悔、轉化、棄舊履新的故事。
(3)社區(qū)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幫扶,幫助他們重新生活和工作的故事。
8、攝影故事
有簡單的故事和情節(jié),反映政法工作者的風采。圖片需要有近景,有遠景,有全景,有特寫。
六、動 態(tài)
1、權威發(fā)布
國家新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等資訊,省委政法委以及其他省級政法相關單位的重要信息。
2、圖片新聞
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刊發(fā)全省政法系統(tǒng)的即時新聞。
3、政法速覽
服務性欄目,報道全省政法系統(tǒng)有特色、特點的活動,突出新聞性、時效性,每篇原則上不超過180字。
七、副 刊
以文藝形式展現(xiàn)政法干警和其他百姓的生活。
包括家風專欄,以及散文、詩歌、小小說、美術、書法等作品。